2020-07-27 20:12:39
(本文编辑:含雪)
干了16年植物园,交了几千万学费后,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,而这些也是许多同行们经常提及的问题,对此梳理成文,供大家借鉴。
干了16年植物园,交了几千万学费后,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,而这些也是许多同行们经常提及的问题,对此梳理成文,供大家借鉴。
1.风口问题很多人搞投资,搞花卉旅游,是因为它是下一个风口。对这个风口的认识,也许是政府提倡的,也许是朋友告诉的,也许是自己猜测判断的。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,风口的背后往往是陷阱,就旅游业而言,掉进陷阱里的人占90%以上。
2.如何看待别人的成功别人成功,不代表你一定也能成功。别人的成功经验,往往是在讲故事,演绎的成分多,不一定真实,而且运气的因素往往被忽视。
3.项目怎么做,听谁的?一般我们做项目,一是听领导的,二是听专家的,三是听自己的。这都不行,要听消费者和市场的。领导、专家,我们自己,往往是以自己的需求、感觉代替消费者的需求与感受,这样做项目,搞宣传可以,做市场不行。
4.如何用好专家真正的专家水平确实高,但仅限于他们从事研究的领域。旅游项目专业性强,综合性更强,跨学科,跨领域。专家经验往往顾此失彼,所以我们在顶层设计上,应尊重专家的意见,但不应盲从。
5.提防“砖家”和忽悠大师有些专家被称之为“砖家”,是因在某领域的时间长,有表面上的理论水平,却没有实际作战经验。还有许多“策划大师”很会讲故事,我们要特别注意那些总是讲别人成功案例的人。
6.注意把握区位优势有的旅游项目之所以不成功,与所处区位有很大关系。我最近参加一个论坛,上台讲管理经验的成功者,大都来自一线城市和成都、重庆这样的准一线城市;上海最多,三线以下城市较少。与我同水平的园子,在一线城市,收入可能是我的七八倍,一般省会城市也是三四倍。为什么呢,我的园子处于辽东半岛顶部,三面环海,交通极为不便,3小时经济圈覆盖人口几百万,如果我的四周为陆地,3小时经济圈人口达到四千万,我的收入会增加几倍呢?
7.不能以投机心态做景区旅游景区投资都比较大,少到几千万,多到几个亿、几十个亿,建设期长,收效慢。有的人急功近利,想以最快速度收回投资,这一现象在花海旅游上体现最为明显。最后项目是做出来了,没质量、没特色,只火了一两年便门可罗雀;有的甚至一年都没火过,开门死。
网站素材部分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Emile:15664471066@163.com